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迷你基”加速出清:年内117只谢幕,还有1655只在清盘边缘

体育正文 38 0

“迷你基”加速出清:年内117只谢幕,还有1655只在清盘边缘

“迷你基”加速出清:年内117只谢幕,还有1655只在清盘边缘

成立5年、投产3年的厦门(xiàmén)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海辰储能”)在去年一跃成为储能电池赛道上的新势力代表,锂离子储能电池当年出货量紧随宁德时代(300750.SZ/03750.HK)和(hé)亿纬锂能(300014.SZ),排名(páimíng)全球(quánqiú)第三。 该公司在储能赛道的(de)野心不容小觑。在自2024年起行业(hángyè)内掀起的大电芯容量(róngliàng)竞赛中,海辰储能直接踏出一大步(yīdàbù)。日前的SNEC 2025 国际太阳能(tàiyángnéng)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(下称“SNEC”)上,公司宣布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∞Cell 1175Ah量产下线,同时行业主流的587Ah电芯也紧锣密鼓(jǐnluómìgǔ)推进中。 海辰储能方面称,公司洞察到长时储能时代来临,并提前布局千安时电池(diànchí)的(de)研发。随着全球能源(néngyuán)结构加速(jiāsù)向清洁化转型,长时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。但由于长时储能的电站规模,采用传统314Ah电池长时储能电站面临集成复杂、成本高(gāo)、安全可靠性挑战大等问题。 在SNEC现场,海辰储能产品经理马亚强对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表示(biǎoshì),公司的1175Ah和587Ah是基于海辰储能∞pack+平台(píngtái)做(zuò)的两款产品,两者区分在于(zàiyú)“587Ah针对2小时的应用场景(chǎngjǐng),1175Ah针对4小时的应用场景。” 在今年4月于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(chǔnéng)国际峰会暨展览会(ESIE 2025)上,海辰储能发布(fābù)了∞Cell 587Ah储能电池及搭载该款电池的∞Power 6.25MWh 2h储能系统(xìtǒng)。据彼时介绍,∞Cell 587Ah储能电池已(yǐ)于今年4月份开始(kāishǐ)全球(quánqiú)送样,∞Power 6.25MWh 2h储能系统则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。 马亚强称,无论是搭载587Ah电池的(de)∞Power 6.25MWh 2h储能(chǔnéng)系统,还是搭载1175Ah电池的∞Power 6.25MWh 4h储能系统,两款目前在国内外均已有订单。其中,搭载587Ah的产品(chǎnpǐn)预计(yùjì)将于今年9月开始批量交付。 其同时透露(tòulù),目前搭载1175Ah电池(diànchí)的4h储能系统产品,意向订单在海外,但这些订单信息暂不方便披露。 值得(zhíde)关注的(de)是(shì),就行业当前讨论(tǎolùn)较多的谁来定义下一代大电芯“最优解”的问题,马亚强认为,海辰储能在大电芯这块(zhèkuài)有较强的话语权,“我们从2022年就开始研发这款千安时电芯,在大电芯安全技术方面沉淀最多,目前相关的安全测试以及认证(rènzhèng)都已通过,而且如果以拿订单来说话的话,我们目前在海外也已经拿到了不少订单,客户对千安时电芯的认可度现在也是越来越高了。” 同时,其表示,“海辰基于电芯厂对系统(xìtǒng)的理解,对大电芯进行正向分解。”无论是从电站(diànzhàn)电量匹配、现有5MWh系统平替、分区电量法规要求、变流器变压器适配等(děng)角度来看,系统电量定义为6.25MWh都比较合适(héshì)。马亚强称,6.25MWh是当下大容量(dàróngliàng)储能系统电量的最优解。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,系统电量“大(dà)”到(dào)6.25MWh,那么对应的电芯要“大”到多少Ah?其尺寸要“大”到什么程度? 海辰储能的解题考量是:影响电池容量的核心边界涵盖集装箱尺寸、重量、系统上限电压、系统架构(jiàgòu)(jiàgòu)及磷酸铁锂电芯适配能量(néngliàng)密度。其中6.25MWh单舱电量(diànliàng)、20尺集装箱、50T海运重量、1500V电压已形成行业共识,但系统架构与电芯最优能量密度尚未统一(tǒngyī)。 据马亚(mǎyà)强介绍,海辰储能凭借对电芯的(de)理解(lǐjiě)与经验,舍弃了430Wh/L的极限参数竞争,选定415Wh/L作为黄金平衡点,在保障安全与循环(xúnhuán)寿命的同时降低成本;运用AI大数据模型综合多维度因素,确定6MWh+系统的最佳架构为4列4簇(cù)和(hé)4列8簇;并基于(jīyú)重量、尺寸、能量密度、电压及最优架构,经多目标优化算法,推导出2h系统电芯容量587Ah、4h系统1175Ah的效率成本最优解。 “选择-415Wh/L这个黄金平衡点,不是妥协,而是将安全摆在(bǎizài)第一位,同时提高电芯循环寿命让利给(gěi)客户。对储能而言,真正的创新(chuàngxīn),不在于某个单一参数的最大化,而在于让每个瓦时都经得起时间考验。”马亚(mǎyà)强强调。 无论“最优解”由谁给出(gěichū),但毫无疑问大容量已成为储能电芯主流发展趋势。就海辰储能的大电芯布局,马亚强也(yě)给出目前行业里普遍的理由,“储能价格越来越(yuèláiyuè)卷(juǎn),卷到后面发现其实电芯材料很难得到大幅度的突破创新,大家只能从简化集成角度来降本。” 在储能系统中,作为关键组成部分,储能电池占系统成本约(yuē)60%,此外系统电气件(jiàn)、系统结构件按成本占比分别约为25%和12%。 马亚强以海辰储能最新(zuìxīn)搭载1175Ah电池的∞Power 6.25MWh储能系统举例,“相较于之前的5MWh 储能系统,连接件(liánjiējiàn)(liánjiējiàn)可以减少60%以上,这样系统层级的成本也会大幅降低,另外(lìngwài)结构件以及连接件、电气件大幅减少也可以降低故障率。” 其强调,“‘向大而行’是储能的一个方向,我们是本着高安全(简化系统复杂度)和(hé)低成本(减少电芯外(diànxīnwài)装置数量)方向做(zuò)的千安时大电芯,这是首要考量。” 另外值得(zhíde)关注的(de)是,在其看来,先有电芯再开发系统的时代已经过去,从厂站电量出发,从系统自上而下(zìshàngérxià)的正向分解电芯尺寸和容量已成为发展的必然。 “在之前(zhīqián)的阶段,比如280Ah对应的3.44MWh、3.72MWh以及314Ah对应的5MWh,都是基于已有电芯(diànxīn)(diànxīn),而电芯刚开始是从动力应用转过来的,储能集成商相当于‘被迫’根据电芯的尺寸、容量(róngliàng)来做系统。” 而随着行业整体(zhěngtǐ)的发展,这种(zhèzhǒng)模式已逐渐改变。“系统集成商甚至业主,他们对系统、对电芯越来越了解,更希望站在他们的角度,从正向去分解(fēnjiě)电芯的尺寸和容量(róngliàng),所以‘正向分解’成为储能的另外一个方向。” 值得一提的(de)是,在(zài)全球锂离子储能(chǔnéng)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的企业中,海辰(hǎichén)储能是唯一专注于储能电池业务的一家。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,2024年储能电池收入为79.61亿元(yìyuán),储能系统收入为46.71亿元,两项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1.6%和36.2%,毛利率分别为9.0%和33.7%。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,海辰储能在(zài)国内市场主要为系统集成商(jíchéngshāng)供应(gōngyìng)储能电池,在海外市场则主要直接销售储能系统和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。公司海外收入2024年已达37.00亿元,海外营收(yíngshōu)占比已达到28.6%。 海辰储能(chǔnéng)也是首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(zhōngguó)储能企业,当前其海外市场主要包括美国和欧洲。海辰储能认为(rènwéi),随着储能系统及海外销售继续占总收入的很大(hěndà)一部分,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提升(tíshēng)。不过,公司也同时提及,未来还需持续关注贸易壁垒、全球业务的复杂性等因素。 另外,澎湃新闻观察到,就行业(hángyè)日益关注的储能系统安全问题,海辰储能也在应(yīng)行业趋势和诉求主动作为。 就在SNEC现场,海辰储能(chǔnéng)正式披露其∞Block 5MWh储能系统全球首次开门燃烧试验的完整(wánzhěng)成果,包括试验全流程、技术细节及权威(quánwēi)测试数据(cèshìshùjù),并现场获颁国际权威机构 UL Solutions 的大规模火烧试验认证证书。 据介绍(jùjièshào),除了采用全球首次开门燃烧外,海辰储能和UL Solutions还制定了双15cm极限(jíxiàn)间距(jiānjù)、主动消防系统关闭、100% SOC满电状态这三大(zhèsāndà)严苛试验(shìyàn)条件。“整个情况来看,这次火烧实验结果是比较理想的。针对最新的6.25MWh系统,公司后续也有相关规划。”马亚强提到。 UL Solutions 能源与自动化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肖奇峰在上述认证仪式上表示,海辰储能开创的(de)开门极限燃烧测试,首次(shǒucì)在氧气充分供给的严苛条件下(xià)开展,其测试严苛程度远超行业(hángyè)通行的 “关门 + 泄爆” 燃烧测试模式。“此次试验的成功,不仅验证了海辰储能系统在无外部消防干预情况(qíngkuàng)下的自主防火能力,更以(yǐ)全球首次开门极限燃烧试验成果为全球储能安全标准提供(tígōng)了重要参考。” 澎湃(pēngpài)新闻记者 贺梨萍 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(yuánchuàng)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“迷你基”加速出清:年内117只谢幕,还有1655只在清盘边缘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